第12章(2 / 2)

原来他修的是开口禅么?

谢征鸿忽然闪过这么个念头。

佛门有修闭口禅的说法,一些佛修认为一切众生的生死轮回,都应身、口、意三业所致,消除这三业,便可得到大解脱,大自在。闭口禅的原理就在于减少口业。发展到后来,佛修门就研究出了一套功法,本名为《般若口业心经》,即使开口说话也能达到让人听声则悟的效果。修真界的人戏称为“开口禅”,久而久之,它的本名只在佛修宗门里流传,开口禅的名声反而传了出去。

开口禅名气虽然大,但不是人人都能练的。

其次,开口禅练了对自己的效果微乎其微,主要是为了他人,佛修们在诵经或者弘扬佛法的时候,用开口禅说话会让听众更深刻的明白佛理,体会大道的奥妙,完全是为他人服务。因此,愿意修习开口禅的佛修几乎都是有大毅力,并且修为不低的存在,如三思一般不过金丹期就修到有效果的,恐怕得从炼气期就开始练才行。

而炼气期的修士,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就想着怎么为别人服务,这样的人若没有“圣心佛君”的称号,那么其他人也得不到这样的称号了。

“贫僧今日所讲,乃是‘缘起’二字。”三思随手一挥,地上便出现了一个破旧的蒲团。

他席地而坐,仿佛坐的是无上莲花台一般,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气势。

谢征鸿脑海里瞬间闪过无数关于“缘起”的说法,但最后都定格了成了“因果”二字。

“缘起,即诸法因因缘而起。佛说,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世间万物,同时互存或异时互存。如置一粒种于地,故有芽生,种灭则芽生,芽生则种灭……”

佛门中缘起之说与道教因果之说殊途同归,故而三思选择了这么个切入点来讲佛法,能够轻易被道统修士们接受。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开端。

三思讲的东西很浅显,也很容易懂。

然而谢征鸿还是听的十分入迷。

越是浅显的东西讲起来就越麻烦,虽然谢征鸿也懂这些,但是他从未和别人说起过,他的佛法佛经也是凭借着自己的想法去理解的。而三思是正统佛修出身,他说的东西和谢征鸿自己所想的东西相互印证,才是谢征鸿来到这里的主要原因。

一场佛会听到最后,谢征鸿还有些意犹未尽。

“今日佛会就到此为止,诸位辛苦。”三思双手合十,宝相庄严。

三思的声音将不少偷懒睡觉的人都惊了起来,对于低阶修士来说,三思开口禅的威力很容易让他们静心,这意味他们也很容易入睡或者休息。这一场佛会从清晨讲到深夜,如今星河璀璨,中途没有半点休息之时,完整听下来的修士屈指可数。

毕竟来到这佛会的人几乎都不是佛修,并且修为低下,难以理解三思讲的东西背后的深意。而那些金丹修士们对这些东西都很明白,听了也没有多少效果。这些金丹修士的神识在这场佛会中接连散去,没有留下一点波澜。

而剩下的坐在这里的修士几乎都是冲着佛心木的珠子来的了。

“小小心意,贫僧祝愿各位安好。”三思道了句“阿弥陀佛”,身后飞出上百颗佛珠,闪烁着卍字佛光,一一掉落进不少修士的怀中。谢征鸿旁边的那个青年也得到了一颗,不过更多的还是与这佛珠无缘。

若是有心人细细查看,恐怕会发现这些得到佛珠的人几乎都是听了一些佛法的。

“哎,兄弟你别气馁,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的,我先走了。”那个青年笑着安慰了谢征鸿几句,然后跟着自己的友人走了。剩下的一些没有得到佛珠的虽然脸色有些青,但是也不可能因为一颗佛珠和金丹修士对上,因此也悻悻的走了。

过了没多久,此地留下来的竟然只有谢征鸿一个人了。

“这位道友,不知对于三思所言有何指教?”三思对着谢征鸿恭敬的合十问道。

他已经认出了谢征鸿佛修的的传承,甚至对谢征鸿的身份也猜到了几分。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