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朝堂上也经常会出现意见分歧的情况,但是都是官员们依照个自的观点各疏己见,而这一次却是因为皇上的态度而自动地划归了阵营,也就是说皇上的态度成为划分阵营的风向标,因为两个方案确实是各有千秋、各有利弊,说不上来哪一个绝对正确哪一个绝对错误,因此各个方案的拥护者与其说是赞同这个方案,倒不说是为了表明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于是八党成员一边倒地对年大将军的方案投了赞成票,而保皇党们则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站在皇上一边,虽然他们并没有摸透皇上此举的真正含义,毕竟年大将军是贵妃娘娘的亲兄长,皇上弃年二公子而选择了一战成名的岳钟琪,无疑是在窝里反水的不明智之举,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然而身为保皇党成员,再是不理解不明白,在大是大非的站队问题上必须坚持皇上主张自己就要拥护什么。经过一年的时间,保卫和巩固皇权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已经初现成果,从登基之初的少数派到争取左右骑墙的中间派再到沉重打击反对派,现如今,保皇党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但是反对阵营的力量绝对不能小觑,而且在西北前战作战的第一指挥官又是年二公子,八党成员怎么可能放弃如此难得的与皇上分庭抗衡的机会呢?于是关于作战方案的选择问题,朝堂上一时间吵得一塌糊涂,不可开交。
皇上原本就是一个铁腕人物,此番也是因为意有所属,才会一边提出两套作战方案一边透露出来自己的意向之选,目的就是要假意征求意见实则一言定音。只是此时此刻,八党的势力还没有肃清殆尽,廉亲王还是身居总事事务王大臣的要职,年羹尧又是新鲜出炉的抚远大将军,任谁也不肯让好不容易军功在握的年大将军或早或晚眼睁睁地变成皇上手中的弃子,因此,对于八党人员来讲,不管皇上说什么,他们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发起声势浩大的舆论攻势,在朝堂上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反对声音,目的无非就是要迫使皇上收回成命,改选年二公子的作战方案。
皇上当然没有料到反对派的态度会是这么的坚决,本以为八党已经是强驽之末,对他早已经构不成任何威胁,所以才会有持无恐、明目张胆地树岳钟琪威风灭年羹尧气势,然而他还是低估了反对派的能力与能量,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想法,又没能在朝堂上形成一边倒的声势,给了八党可乘之机,造成如今骑虎难下的局面。
皇上虽是铁腕人物,但也知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在没有取得舆论一致支持的情况下,如果一意孤行强制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怕不是那些刚刚好不容易才争取过来的中间派又调转枪口去支持自己的敌手,那可就实在是得不偿失了。怎么办?
如此一番犹豫,瞬间就过去了半个月的时间,眨眼之间就要到二月份了。岳钟琪的方案就是要趁着草木未青、敌人立足未稳之际采取出人意料的突袭战术,皇上若是再优柔寡断地拖延下去,转眼就是莺飞草长的春暖花开之时,那岂不是要自己打自己的脸,直接成就了年大将军的战术?
不想坐以待毙的皇上必须主动出击,而关键人物就是马齐。马齐是先皇的重臣,尽管现在改朝换代了,但他在朝中仍然还是颇有威望,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场势均力敌的对抗中,马齐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让皇上心里非常不踏实的事情,因此他将目光放在了马齐的身上。于是一声吩咐,垂垂老矣的马齐就候在了养心展东暖阁的门外。
“启禀万岁爷,微臣马齐……”
“快快进来,不需多礼。”
进了门来,马齐照例是行礼请安,也是被皇上主动扶了起来。
“马齐大人,这一次朕请你过来,只是想问一问,你是赞同年大将军呢,还是钟意岳钟琪呢?”
皇上这句话问得十分巧妙也暗含了颇多心机,他刻意没有提作战方案,只是点了两个人名,这也是在充分暗示马齐,作战方案已经不是重要的事情了,重要的是马齐身为总理事务王大臣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马齐多年身居高官要职,服侍在两代帝王身边,早已经是练就了一身察颜观色、左右逢源的本事,此时面对皇上如此露骨的问话,岂能听不出其中的门门道道?此前他没有明确表态完全是因为不想趟这个浑水,原本他就不是坚定的八党,也不是坚定的保皇党,而且他也看清了形势,不论是跟着皇上还是追随八阿哥,他这个资深中间派都讨不到什么好果子吃,索性置身度外,不求荣华富贵,但求平平安安。然而皇上现在摆明了要死死地盯紧他,根本不给他半点求得自保的机会。怎么办呢?既然躲不过去,那就只有识实务为俊杰束手就范吧,谁让现在稳稳当当地坐在龙椅之上的人是皇上而不是廉亲王呢?不过老奸巨滑如斯,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没有直接往皇上设下的圈套里去钻。
“回万岁爷,微臣仔细看了年将军和岳提督提出的法子,都是各有千秋,微臣对军务不甚了解。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若您一定要微臣说哪个法子更好,那完全就是外行在凑热闹,实在是胆大妄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