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米26A重型直升机(1 / 2)

进入五月份莫斯科的气候更加的温润,天朗气清这样的天气也很适合飞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境内的工业在大倒退,当大明自个在公司修养时杨桃也由安德烈在城中逛逛,其中一只蚂蚁市场是关顾最多的。

轻工业一直是俄罗斯的短板,市场里销售的九成是中国货,其次的一堆德国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云云。这里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这些产品也不需要很高的科技含量。

俄罗斯依旧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那些重工业的工厂大批关闭,但在莫斯科等大城市周围它的精华依旧在。俄罗斯继承了极大量的苏联的技术,只要有技术要恢复就很容易。

这几天普加乔夫也是好好检查了自己在莫斯科的业务,随着能源和军武的生意迅速暴发,这里从事日常用品的贸易,这里面的利润似乎不是很重要。或许放弃这些也很省事,把这边的员工拉到图瓦或者秋明,那么赚钱的速率似乎更多。

但杨桃提出反对。“大叔只关心赚钱的最佳效率但没有考虑和谐,工人首先是人,日常生活用的东西比起石油还有武器更加重要。我们的生意必须涉及多个方面,甚至我们可以请中国的农民到图瓦种蔬菜。”

她的言外之意普加乔夫一点就透,俄罗斯的普通居民如今cpi高的吓人,最广大的消费力量还是普通人,这里消费最大的实际是蔬菜。一个普通人要用一个月的工资买一两件来自中国的衣服,因为俄罗斯的制衣业惨淡。粮食国家有补贴,但人也得补充维生素啊,俄罗斯的蔬菜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

“你的想法,我们可能就得在图瓦建立更多的工厂,这些提案你可以在议会上提出。”

杨桃接受她的建议,倒是有一条普加乔夫觉得有意思。人口永远是经济的发动机,图瓦最大的问题是高素质的工人匮乏,既然缺人就招募,招募地点就在莫斯科设立。

招募工人的事交给安德烈进行,许以厚利招募各种前工厂职工,因为图瓦那种自然环境,能招募多少普加乔夫没报以希望。

进入五月俄罗斯经济崩溃的状况渐渐显露,已经有大批的外国商人在撤资,股票市场也开始动荡,这不好的现象引起普加乔夫的警觉,从而进一步的加速了卢布兑换外币的进程。

大明自诩恢复的很好,接下来便是购买米26的大事件。

这种庞大的飞机非常吃油,它是世界上载重最大的直升飞机,它甚至可以带一个连的士兵,甚至二十五吨的货物。

米26是米里设计局设计,在罗斯托夫的工厂制造生产,他们在莫斯科有相关的办事处。时间因素兄妹俩也没有心情再到罗斯托夫州一趟。

杨桃太中意这款飞机,未来的那场地震,中国唯一的一架米26真是出尽了风头。在地势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当堰塞湖凝聚了巨大的灾难,正是它把一台台挖掘机运到灾区,这款救灾和运输利器实在有必要获得。

图瓦的东北部也是这样的山地,未来大规模建设必然要运输大宗的货物和建筑材料,修路的时候需要挖掘机也可由它运输。然而最重要的实际是为国家献礼,中俄现在的关系是友好的,只要在水灾发生之时军方有需要,她并不介意把这些重型设备运到国内加入救灾。

然而至于买几架是个问题,莫斯科办事处的人员对这种大单异常感兴趣,尤其这是以图瓦共和国的名义来买。钱是普加乔夫别西卡重工支付,每一架1020万美元。

经过讨论,杨桃稍稍算了一下决定买下三架,因为她猜测国家未来很可能会软磨硬泡的要求赞助。这种事曾经就发生过,所以还是多买点吧。

大明没异议。“这种事你来定夺我没异议,折合两亿五千万人民币的投资我看挺值。”他说出这般话语自己也很吃惊,钱财到了现在真成了数字,只要在秋明的油田和伊尔库斯克的兵工厂一直存在,那就是强大的摇钱树。

“可是这种飞机维护也很费钱,如果飞机坏了难道还得送到莫斯科修理?”普加乔夫希望购买一架就行了,虽然这个钱并不是他出。本着教育小朋友俄罗斯生存经验的目的,最好不要表现的像个阔绰的暴发户。

罗斯托夫直升机公司的经理人当然希望他们购买更多的飞机,于是使出浑身解数在推荐飞机的性能。根据杨桃和大明的需求,他们中意的是飞机的运输性能,购买的目的完全是民用是商业运输。因此经理人推荐米26a。

飞机订单很快签署了,而杨桃又有了新点子。“或许你们可以把飞机开回来,我们也需要一些专业的飞行员,我知道你们公司绝对有这样的人。钱不是问题,我想得到飞机又得到飞行员,最好的结果是我能坐着飞机飞回克孜勒。”

经理人说完全没问题,如果不介意消费的话。

罗斯托夫飞机制造局也感觉到了经济的问题,公司高层持有的股票突然下跌,然而这一切只是灾难的前奏。本着商业习惯兄妹俩支付的是美元,并且要求直到看到飞机才会支付除定金外额外的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