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西湖论剑的坑(1 / 2)

《三国演义》刚一开播,立即赢得如潮好评,考究的服装道具、精湛的演员表演、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都成了观众交口称赞的点。

而之前有人做出的“小说提前剧透可能会影响收视”的预测也得到了有利的回击,观众不仅没有因为预先知道故事情节而弃剧,相反,他们对小说中的那些精彩场面和桥段表达了强烈的期待。

央视当晚也以45点的收视笑傲群雄,夺得同时段收视冠军。

当初热炒的“三国之战”至此彻底落下帷幕。

“影视及小说中的柳敬亭,是没有对手的。”

《三国》得到大片盛赞之后,有人不由得再度感叹柳敬亭那双无所不能的点金手。

同时,西湖小说家峰会的新闻也开始在网络上传开。

“仲秋西湖,群侠论剑。百位名家,与你相约!”

“中华文化盛事,柳敬亭领衔西湖论剑!”

“由西湖市和踏歌网联合举办的西湖小说家峰会,将于9月9日盛大开启,据悉,峰会邀请了全国近百位知名小说家,年龄横跨老中青少四代,作协主席冯长行及柳敬亭均确定与会。”

……

西湖论剑的第一波宣传中规中矩,大致是公布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具体流程没有细谈。

柳敬亭和徐晴都接到了邀请函,不过徐晴觉得自己是沾柳敬亭光才被邀请,所以开始坚决抗拒。直到她得知父亲徐远怀也在受邀之列,突然改变主意。

“虽然你外公从来没有明说过我,但是每次提到不务正业、老大贪玩。都会下意识地看我一眼,我想说,您干脆直接骂我几句得了,别用眼神杀人啊。”

徐晴边右手捏着邀请函拍打着着左手,边跟杨丽璐吐槽。

“小姨你出书、写剧本,哪里不务正业?”杨丽璐笑着问道。

柳敬亭接道:“在老人的眼里,该结婚时不结婚就是不务正业。以你外公外婆的通达……”

“你外公外婆啊?”杨丽璐瞪着柳敬亭。

“咱外公外婆,咱外公外婆……”

徐晴瞥了柳敬亭一眼,又看向杨丽璐。说:“他说得有道理。”

“那小姨你结婚不就好了,反正现在追你的人那么多。”

徐晴皱眉道:“结婚又不是去菜市场买菜,怎么说结就结,而且他们说得没错。我就是贪玩。我很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迷恋现在的生活,有足够的钱用,有大房子住,还有一帮年轻的伙伴一起聊天玩耍,不必被复杂的人际关系拖累,不用想着去担什么责任和义务,坦白说我听到这两种东西就头皮麻。”

柳敬亭道:“一个人生活习惯了会上瘾,可是应该也会有孤单寂寞冷的时候吧。比如某个寒冷的冬夜……”

徐晴一双像似能穿透岩石的眼睛盯着柳敬亭,带着点戏谑的语气说:“你是说性生活吧?”

“嗯?”柳敬亭咋舌。

“小姨。”杨丽璐脸上一红。

徐晴道:“你们两现在已经长大了。跟你们聊这个话题也不算过分。”

柳敬亭些许尴尬地咳了一下,暗自后悔不该忘记徐晴犀利的一面,当初第一次见面就以“你还是处男吗”的问题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

“也不是没有想过,”徐晴继续说:“展一个固定的伴侣,不要涉及到一些复杂的问题、无后顾之忧最好,这样一想,已婚的成熟男性最佳,但是我个人的自尊和道德要求自己,不能做小三这种角色。”

“而且这个很有后顾之忧。”柳敬亭下意识地接了一句。

徐晴微嘲道:“自作自受的情况居多,而且这也是想逃避责任和义务的代价,话虽这么说,我也只是理解这种做法的心态,但是自己却做不出来。”

“正常恋爱,不结婚不生子也可行。”

徐晴笑着摇头,说:“这种关系能维持多久呢,两个人在一起待久了,很多事情就控制不住地生,到时候查手机、跟踪、质疑、争吵都不可避免地接踵而至,对我来说,那样的人生就毁了。”

柳敬亭忽然想到当初和徐晴去见的那个初恋男友,想到一个问题,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弃,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徐晴语气忽而一转,警告柳敬亭道:“我就是这么跟你一说,你敢对璐璐不起,我会让你好看。”

“晴姨你没这个机会。”

一直低头沉默的杨丽璐看了柳敬亭一眼,柳敬亭比了一个ok的手势,两人相视一笑。

……

西湖论剑的第二波宣传如期而至,不过这次不是通过官方布,而是走得爆料路子。

爆料者声称,这次西湖论剑除了论文,还要现场斗文,效仿古代文人墨客聚在一起比文斗诗的盛况。

“试想一下,一群顶尖小说家坐在一起写文pk,场面会是何等壮观?”

不过这则爆料很快被官方否认。

“峰会全凭到场作家自由阔论,绝对没有什么斗文的环节设定。”

尽管踏歌和西湖论剑官微都双双否认了这则爆料,但是对常有道这些老网虫来说,还是看出了别样的意味。

“这个料爆得突兀,他们回应的也**,怎么看都是一唱一和。”

“西湖市既然选择了和踏歌网合作,就是看准了他们网上宣传的庞大潜力,这次文化节既然有中央领导的关怀,想必也不是做了一届就算,估计到底会成为西湖市的一大特色,所以,这第一期自然要大搞特稿一番。”王见山说。

“既要做出实质内容,又要搞话题性。那么现场比文,百位顶级作家齐齐挥墨最有噱头了吧?”苏瑾道。

“现在文坛抱团成风,柳敬亭却单枪匹马地一骑绝尘。无意间得罪的人估计不少,这次论坛被使几个绊子也是可以预见的事情。”徐晴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