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书评风暴,休假通告(中)(1 / 2)

高曙的电话铃声和清晨第一缕曙光一起进入到映日大楼的健身房。

“一……百!”

柳敬亭艰难地做完最后一个仰卧起坐,完成既定目标,然后翻身坐在地毯上,大口呼了几口气,伸手从皮凳上拿过电话,看到来电提醒是高曙,下意识地看了康令月一眼,然后勉强起身,自然地朝门外走去。

“怎么这么早?”柳敬亭问。

电话那边的高曙听到柳敬亭语气中的急促,了然地噢了一声,抱歉道:“打扰了,要不等会……”

“刚在健身房。”柳敬亭及时打断,他不大喜欢跟别人开这种玩笑。

高曙听柳敬亭说的认真,也不再继续说笑,道:“昨晚开通宵派对,等下要去睡觉,所以早点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告诉你。林摩是南港大学的高材生,聚星少东家,恋爱史没有问出具体数字,但至少有一段。”

“嗯,我其实是想听听你对这个人的评价,因为我知道你在看人方面很有一套。”

“哈哈,柳敬亭夸我一句,有可以拿来跟朋友们吹嘘。既然柳总这么看得起,我也不绕弯子了,我对林摩的评价就一句话,披了至少三层羊皮的狼。”

“怎么说?”

“自从你上次让我帮你了解一下林摩,我前后共办了七场主题不同的派对,每场派对都通过不同的中间人向他发出邀请,但是他一共只来过两次,这对我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这说明他很自律。”

“是的,他来的那两次,也都表现得非常低调,不跟妹子搭讪。遇到妹子搭讪也都婉转拒绝,一个人待着喝点饮料,然后我以主人的身份去找他聊天。发现他是那种谦逊有礼的拒人于千里之外,说些毫无营养的场面话。坦白说,我很讨厌这种人,这是我派对黑名单的首选人物。”

柳敬亭技术性地“嗯”一声。

“防备心很重,言谈举止有模有样,像从礼仪道德教科书中走出来的人一样,所以我觉得他不真实,把自己裹得很严实。”

柳敬亭结合叶崛婚礼那天的印象,大致能想象到林摩的状态。

“第二次。我让叶崛去会他,回来之后,叶崛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可以合作做生意,但不可交朋友。”

“嗯麻烦你了,这些对我很重要,以后有空请你吃饭。”柳敬亭颇有些违心地说到,高曙给的这些信息并不足以证明林摩的为人,而且,柳敬亭自己也大致得出这些判断。

“要不下次派对。你自己过来一趟,亲自跟他聊聊?”

“嗯……这个再说。”

柳敬亭对任何陌生人扎堆的聚会都没有好感。性格内向。

“谁的电话,讲了这么久?”杨丽璐不知什么时候也从屋里走出来。

“高曙。”柳敬亭把手机对着杨丽璐摇了摇。

“怎么了。他要邀请你参加派对?”同在万象读书的杨丽璐对高曙“派对之王”的称呼也是有耳闻的。

“是啊,不过你知道的,我不喜欢跟一群陌生人待一起假装好朋友。”

杨丽璐夸张地点头,说:“知道啦。”

……

《哈利波特》上市档期公布之后,《匠录》办公室的几部工作电话和柳敬亭的私人手机就进入兵荒马乱之中,打电话过来的某部门高官秘书,有某公司高管本人,有某集团老总助理。

他们来电话的目的只有一个:提前拿《哈利波特3》。

《时尚女魔头》这部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银发女魔头梅丽尔想找助理安妮海瑟薇麻烦。特意给她出了一个难题,让她为自己两个孩子提前拿到即将上市的《哈利波特》。

这对当时的海瑟薇来说。其实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不料海瑟薇其后勾搭到了一个顶尖的杂志撰稿人。一通床单滚下来,那位顶尖作家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替小助理拿到抢先版《哈利波特》,成功完成刻薄主编的任务。

这段情节虽然出自电影,但并非编剧完全虚构,当年《哈利波特》风靡世界之时,每当系列新书有消息放出,各行各业的大佬就开始动起来,给助理下类似任务,不然的话,这些大佬回家没办法跟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交代。

可以说,世界历史上,从没有一部小说和作品享受过这种待遇!

不过,这种情况却让《匠录》所有工作人员感到头痛,因为很多人并非不愿意多等两天,他们想提前两天拿到书纯粹是为了彰显地位和优越感,为了跟其他人进行攀比。

攀比之风绵延数千年,不仅毫无消失的趋势,而且已经渗入到工作生活各个领域,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攀比,毫不夸张。

更让柳敬亭诧异的是,《哈3》上市前一周,从日本来的一个书店老板辗转找到映日大楼,无论如何要见他一面,一番交谈之后,才知道那老板竟然是来争取《哈利波特》日本销售的优先权。

历史重演!

柳敬亭以前曾看到过这则新闻,同样是一位日本的书店老板,同样是为了争取优先权,同样是亲自去见jk罗琳。

最终,那家书店赚的盆满钵溢。

……

由于《哈利波特》的读者群目前并不是当前网民的主流,所以论坛关于这本小说的内容讨论尚且不多,不过,即便是古庸生的武侠小说迷,或者柳敬亭的推理小说迷,他们现在也会下意识地去关注《哈3》的相关新闻。

对网友们来说,热点新闻毕竟吸引力要更大一点,大家可以不看《哈利波特》任何一部小说,但是大家会对那种火爆场面比较感兴趣。

11月16日凌晨,预告新书发售的书店前已经有人在排队,部分读者还特地带了帐篷过来,至于排队者的年龄。跨度较大,从五十岁到十五岁都有。

这些画面传到网上,难免又引起一番热议。羡慕嫉妒、感慨唏嘘的声音都有,无数年轻的作者在个人微型博客上感叹:“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有这么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