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整治陋习,从北方开始(2 / 2)

临城县令和县尉都骑在马上,还有几名衙役,更远的后方七八里外还有不少衙役在撒丫子狂奔,累得上接下气。

要知道这里是交界处,距离临城得有二十多里,差不多十公里的样子,江大郎他们飞马报信也得花二十多分钟时间,可见临城县令的急迫。

“知知院!”

县令和县尉匆忙到近前下马,来到马车前行礼,已是汗流浃背。

赵骏撩开窗帘,扫视了他们一眼:“你是临城令?”

“下官临城县令黄安文。”

黄安文大概三十上下,是庆历七年的进士,去年才观政结束,调到临城做县令。

赵骏问道:“农会的人来了吗?”

“已经派人去叫了。”

黄安文忙道。

“你带人去把这個村庄的人全部控制起来。”

赵骏又对黄三郎说道:“三郎,你去把主家抓住,分开审讯,询问前因后果,找到被卖去青楼的母女下落。”

“是。”

黄三郎随即听令行事。

在赵骏的命令下,黄安文的执行力达到了顶点,稍微等了片刻,等后方衙役大部队抵达,立即下令包围村庄。

古代村庄布局不一,有些聚集在一起,有些则分散开来。

不过河北平原区往往都栖息在河边附近,像这个因泜水支流叫小阳河,村庄又位于小阳河东岸而叫东阳村的村子布局就颇为紧凑。

大部分村民都居住在河岸沿线,然后从小阳河又截取了数条水渠,绕过村庄,向东灌溉他们的田地。

而村子东面原本是一片空地,现在却建起了一座颇大的三进三出宅邸。

此刻这座宅邸内外正欢天喜地,全村人都被邀请过来吃饭,大摆宴席,三天三夜,尽情狂欢。

虽然现在大宋百姓安居乐业,村里人只要有土地,即便是没有土地也能去县城做工保证不会饿死,但谁会嫌弃白送的吃食呢?

何况谁都知道,刘家老三在县城做生意赚了钱,是村子里的首富,能占有钱人的便宜自然是一个个万分欣然。

由于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在那座大宅院里外吃饭,当衙役们冲过来的时候,谁都没有反应过来。

就看到上百人刚才还在吃得热火朝天,大量衙役蜂拥而至,一个个都坐在原地,围在长形方桌两侧,端着手里的碗不知所措。

其中院子主屋内,几个人围在桌子边吃饭,一个年龄五十上下的人端着碗扒拉,旁边两个四十来岁的笑脸洋溢,正招呼同村有地位的人一起吃喝。

正在此时,有人进来喊道:“刘老二,外面有衙役来了。”

话音刚落,那两个四十来岁的先是一愣,然后脸上露出惊恐的表情,几乎本能要拔腿就跑。

下一秒诸多衙役冲进屋子。

黄三郎三步并作一步,喝道:“谁也不许动,谁动就打死谁!”

然后目光看向那两个已经站起来要逃跑的人,问道:“你们就是刘家的人?”

刹那间。

那个一直扒饭,一脸苦大仇深,满脸皱纹的老人,就一屁股从椅子坐到了地上,唉叹道:“老二,老四,就知道瞒不过去的,你们不该这样啊!”

其中一个人恶狠狠地盯着他道:“老大,果然是你报的信,当初我们就应该把你也一起宰了。”

“带走!”

黄三郎敏锐地察觉到这里面有事,立即右手一挥。

诸多衙役一拥而上,把刘家三兄弟抓住。

其余宾客吓了一跳,本想一哄而散,但屋外全是衙役,把宅邸都包围了起来。

整个村子都跑不掉。

而外面直到此时赵骏的车队才徐徐靠近到了村庄边上,一直在旁边停着。

北面临城方向,几个农民打扮的中年汉子正急匆匆而来,前面的两面衙役带着他们到了外面,但赵骏还未召见,只能先在外面等着。

过了一会儿黄三郎就回来了,快步跑到赵骏面前道:“知院,都招了。”

“前因后果是什么?”

“这刘家有四兄弟,老大老实正直勤恳种地,老二爱赌,老四在村里就是个痞赖,唯独这老三还算聪明,十二岁就去了县城做工,干到如今有了几家铺子,小有家财。”

黄三郎说道:“这些年老二和老四没少在他那借钱,一直没还过。老三非常不高兴,等父母死后,就与他们分家断绝往来。前段时间这老二又欠了不少赌债,找老三借钱无果之后就起了歪心思,与老四一起合谋害死了老三,霸占了老三的家产,只是半夜谋害的时候被刘老大撞见了。”

“哦?”

赵骏皱眉道:“这老大既然老实正直,为何不报官?”

“因这老三早年一直忙于生意应酬,没有结婚生子,等三十来岁才婚配,婚后只生了两个女儿,这老二和老四就以老三没有子嗣为由,哄骗老大。”

黄三郎说道:“说什么等老三死了,两个女儿嫁出去,他们刘家的钱就被外人夺走了,还不如他们三兄弟分了。”

“真是人心不古,人性难测啊。”

赵骏长叹,为这刘家老三的遭遇而感到惋惜。

说到底还是封建思想害人。

如果不是这种女儿不算传后人的思想作祟,想来刘老大应该会报官的吧。

“黄安文。”

“知院。”

黄安文急忙过来。

赵骏眼眸中闪烁寒光道:“此杀兄弟夺财产之辈,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知道了吗?”

“是!”

黄安文当即应下。

“把农会的人叫过来。”

赵骏又道。

他目光扫向远处,那几个农民打扮的人正畏畏缩缩地看着这边。

虽然农会是朝廷组建的民间机构,而且都是地方官府支持,有半官方机构的背景。

但也只是半官方机构,而且还是最下面的基层机构,连官吏都不算,只能算是农村农民互助机构。

他们平日里见个县令就是最大的官了,更别说赵骏这个知院。

因而此刻都一个个紧张不已。

唯有赵骏认真地看着那些人,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想动基层,肃清民间那些歪风邪气,或许就要倚仗他们!

(本章完)

>